Thursday, August 24, 2006
不是Woody Allan的曼哈顿•New York
记得很久很久以前,我到纽约去,住在台湾同学阿姨家里。同学阿姨请了个上海来的管家,住了几天之后和管家聊天提起上海,那管家阿姨开心得不得了,说上海就是中国的Manhattan。我那时虽没到过上海,却也没有真的就相信她了,心里还偷偷揣测,如果上海是中国的曼哈顿,管家阿姨又何以要大老远跑到美国来呢。
那时纽约是世界知名的大苹果 ,和现在像一颗被炸毁过的烂苹果,不可同日而语——现在美国时尚社交杂志《W》末页提供国际旅人视野的专栏中,竟然也探讨起上海是否会取代纽约这种课题了,不用说,那作者自然是反方。我那一趟到纽约,算是上了一堂有关美国资本主义领军经济大军的课,接下来几年全球化带着国际品牌蔓延全世界后,我对一个牌子一个牌子气势磅礴地落户吉隆坡阳光广场也就有了知道如何接招的准备。
有一次到一个代理精表品牌的客户那里,看了他给我们播的腕表宣传短片,其中一个访问了美国纽约设计师Donna Karan谈她对生活在纽约的看法。穿着一件很明显是她本身作品的低胸宽身上衣,坐在身后窗外是纽约高楼大厦为背景的办公室里,Donna Karan很简洁有力地述说着纽约迷人的地方:每个人都想要生活在纽约,而生活在纽约又显得特别有活力。Donna Karan创立DKNY原本是要设计适合自己女儿的时尚,也同时选择了纽约这座城市作为自己创作的灵感泉源,让DKNY这个年轻品牌充满了城市的魄力。于Donna Karan来说,一个走在纽约时髦街头的年轻女孩可以把DKNY的服饰、时尚单品、腕表自由搭配出个人的风格,也同时成就了纽约。
当然纽约不可能只有Donna Karan和DKNY,可是当我再一次走在纽约的街头,看到一个高高瘦瘦的女生穿着一件灰色风衣、踩着靴子而腰间挂着一条Chanel铁链子腰带往Soho另一头走去时,我便深深体悟到Donna Karan口中的纽约是怎么样的一个纽约:那是一个时髦小区,马路无需太大但可以让生活在里头的人延伸时尚秀猫步的伸展台。
世界有时很大有时很小。每一座城市都关乎住在那座城里的人们,我们记得纽约因为曾经有人在纽约的创作感动过我们,让我们不觉得纽约太远。而一直都在拍摄纽约的Woody Allan最近忽然跑到伦敦去继续他喋喋不休式的知识分子电影,我们这些曾经买过他的剧本跟着电影主人翁记下过对白的人们,就忽然有那么一点点想开了,原来纽约的代表人物也会让自己的才华移民到另一片土壤,让距离使自己看得更清楚真实。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